第(3/3)页 奥林匹克的欢呼声再次高涨。 所有人都下意识期待:梅西接球后“击碎蓝月防线”的梦幻表演。 足球下坠。 忽然。 一个高大的身影,冲进了镜头中! 猛蹬草皮。 腾空而起。 把球顶向了曼城后场的安全区域。 梅西仰着头,一脸震惊。 蓄势待发的身体,顿时舒缓下来。 “高启!” “不惜体能的回防!” “降维打击啊!” “硬生生用头球.破坏了拉基蒂奇和梅西的对角线联系。” 直播间。 慢镜头回放: 在马斯切拉诺完成抢断的刹那,高启已经开始奋力回防了 等拉基蒂奇接到巴萨后场的传球,再对角线给梅西输送炮弹的时候,高启再次加速!- 【太快了吧?】 - 【多少时速啊?吃奶的劲头。】 - 【梅西的眼神,像是看到了一头会飞的猛兽。】 - 【高启这不是欺负梅西的矮吗?这怎么行呢,真的是降维打击。】 - 【走地面,高启防不住梅西,走空中那就不一定了。】 - 【恩神没有想到这一点啊,疏忽了,转换进攻不该让拉基蒂奇来策动。】 - 【中场高的作用,转换防守阶段,可以给后防线提供一点帮助。】 - 【阵地战防守肯定没办法这么踢。】 高启落地后没有跟梅西聊天。 折返往前场跑。 德米凯利斯等一众曼城后防队友,心有余悸。 乔哈特有股摸高启头的冲动了。 感动感激。 惊险。 佩莱格里尼大力鼓掌。 恩里克怒斥拉基蒂奇:“走地面啊,别起那么高!” VIP包厢。 贝肯鲍尔眼神中充满赞赏。 绿茵场上,高启刚刚做到的一切,他曾经也做到过。 克鲁伊夫沉默不语。 他不喜欢恩里克对巴萨的改造。 潜意识认为:那背离了拉玛西亚的哲学理念。 但是,当初是他力排众议,让恩里克成为巴萨主帅。 球权再次更迭。 曼城后场没有迅速出球抓巴萨错位的环境。 “恩里克有所准备,没有吃穆里尼奥的亏。” “这不是有所准备。” “这是恩里克的假控真反奥义。” “你瞧瞧,刚刚的反击,MSN是顶在最前面的,巴萨中后场有点跟不上,还拖在后面呢,所以不怕曼城的转换打转换。” “世界第一名帅的布局。” 电视机前的观众有点懵逼。 巴萨这不是中后场脱节吗? 转换进攻交给MSN,其他人半蹲坑。 “苏亚雷斯的前场压迫能力很强。” “本赛季,场均2.1次在前场夺回球权。” “以前我们说大中锋的防守能力,会想起哲科和曼朱基奇。” “时过境迁。” “现在的高启和苏亚雷斯,又把标准拉高了一大截。” “排在第三名的是霍芬海姆的菲尔米诺,数据也很接近啊!” 曼城后防线的防守能力一般般。 但控制能力不错。 足球在草皮上快速滚动。 来到了亚亚图雷的脚下。 非洲悍腰憋着一股劲,还未忘却当年被瓜氏巴萨扫地出门的痛苦记忆。 没有往前传。 独自趟球推进。 犹如一头冲锋的大水牛。 高启观察到大卫席尔瓦和德布劳内的拖后策应倾向后,整个人迅速往前顶,跟莫拉塔一起压制巴萨后场。 “两个点策应。” “两个点压在阵型前端。” “亚亚图雷带球推进。”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能够利用局部冲击来消耗掉巴萨第一层防线,引起巴萨阵型的混乱。” “因为瓜迪奥拉已经在半决赛证明中,渗透是渗不透恩里克的假控真反。” 巴萨第一层防线扛不住。 力量属性相对较低。 好在还有一个“抵御正面冲击”的拉基蒂奇。 克罗地亚人精准预判科特迪瓦人的推进路径。 斜向跨步位移。 封堵拦截。 啪! 亚亚图雷没有冲上头,很聪明地把球传给了边路插上的萨巴莱塔。 后者迅速起球。 边路至中路画出了一道斜线轨迹。 VIP包厢。 克鲁伊夫眉头紧蹙。 亚亚图雷分球的一瞬间。 前场占据空间的高启,停下脚步。 而莫拉塔继续跟着巴萨后防线移动了一段距离。 两线空间。 被高启停出了‘纵深’。 “完美的进攻模型” 解说员的声音拔高了一档。 “一对一。” “世界第一后腰布斯克茨,再次面对高启。” “打不过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