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章 升仙与冥河(下)-《寻龙》


    第(2/3)页

    此时如果留意看杨乔的双眼和眉心所在,就能看到一丝异常的元气流动。

    他的双眼充满宁静和坚定,清澈的双眼有包容万物的星辰大海。这样的眼神,像极了鹿未玖。

    甬道前方突然出现断层,这是一条长近三米的巨大裂隙,将道路从中断开。

    刘朝阳见了眉头不由皱起来。

    杨乔双眼那种迷幻的色彩渐渐淡去,看了看两边的距离,脸色凝重。

    刘晓峰向裂隙下看去,黑黝黝的不知有多深,一粒碎石从他的脚底滚下去,许久听不到回音。

    刘晓雨和刘晓月他们的脸色变了。

    “在地下甬道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地裂,我看了一辈子的古墓风水,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三位刘氏长老之一的刘延舟神情有些急躁,一只手掌在银白色发茬的头顶上用力拍了拍。

    “这并不是随便设下的。”杨乔回头看向大家道:“我们头顶上方是升仙桥,所以这里就是……冥界。”

    冥界两个字说出来,所有人不禁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虽然杨乔的语气里并不带任何故作阴森的气氛,但是在这样幽暗地下甬道,在这样古怪的大地裂隙之前,乍听到“冥界”两个字,还是令人不由感到毛骨悚然。

    刘朝阳在一旁沉吟着,缓缓道:“这条地裂代表着冥界之河,通过可达彼岸,头顶是升仙桥,这是与升仙的传说相合,看来果然是有意设下的布局了。”

    在古人的世界观里,这个世界宇宙万物,可分为天、地、人三界。

    人死后有两个去处,一是进入冥界地府,一是飞登仙界。

    没想到在明孝陵的地下,却暗藏着这样的设计。

    据说明孝陵的布局是刘伯温的手笔,真不知这位刘氏先祖当时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做出这种风水布局。

    不但把整个明孝陵设计成北斗七星之形,将春秋时的吴王墓全都扫到神道两边,替朱元璋“守陵”,还在地上和地下分别设下升仙桥和冥界之河。

    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隐喻呢?

    杨乔摇摇头将这些思虑暂时放到一边,向刘晓鸥和刘晓朗道:“我记得你们有那种可以拚接延伸的金属梯,带来没有?”

    “哦,有!”

    刘晓鸥忙不迭的答应,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他从随身的背包里取出金属构件,就在照明灯的照耀下熟练的拚接出来,很快拚出一架金属长梯。

    刘晓鸥在刘晓雨的帮助下小心翼翼的将金属梯朝裂隙对岸比了一下,摇摇头道:“不够长。”

    “再加我这边的就够了。”刘晓朗说着,翻开自己的背包,把自己这边的金属部件也加上去,这样两架梯子的长度合在一起,长度没什么问题。

    这些道具全都是青田刘家出品,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这种金属梯是由无数金属构件组成,强度足够,不用时可以拆散,需要加长时,只要有足够的金属构件就可以无限延长,实在是居家旅行的好帮手。

    不过太长的长度,意味着拿着金属梯一头的刘晓鸥要付出更大的力气,因为杠杆原理,拿着末梢的他十分吃力。

    在架设长梯时,他的脚下差点滑了一下,幸好被一旁的杨乔眼疾手快拉住。

    眼看着脚下无数碎石滚下漆黑的裂隙,消失不见,刘晓鸥头上涌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心脏呯呯狂跳。

    “谢……谢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