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御驾亲征-《我家娘子打江山》


    第(2/3)页

    于是老道士很快就原形毕露了,大吃二喝,吃得忘乎所以,一边吃一边还没忘了问:“陛下说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上回那个火药,一共就玩了一次,你就不让我玩了,哄得我西征跟你跑了一路。”

    那不是之后没用得上么,叶云岫道:“可以玩,但是我觉得那样很不方便,我们能不能想个更方便的法子?”

    出尘子道:“你都当皇帝了,你是想做什么?”

    叶云岫抬手往北指了下。没法子,末世带来的不安全感时不时发作,以前她考虑自己安不安全,现在不一样了,她成了一国之君,她需要考虑的是整个国家安不安全。

    出尘子目光灼灼盯着她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好法子,你现在当了皇帝一言九鼎,君无戏言,不能哄我。”

    叶云岫失笑,这老道上回的事情是有多恼,这么怕被她哄了。她认真说道:“我不哄你,你是在帮我做事,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哄你做什么?要不这样,我们分工,我试试弄出更安全稳定的火药,你还做老本行。”

    “让我打铁?”老道士问。

    叶云岫道:“我想炼钢。好钢。”

    出尘子来了以后,叶云岫干脆就让他住在宫里,宫城东北角正好有个大角观,叶云岫就给了他。

    不过老道士在宫里也呆不住,呆了几天,把宫里的点心果子尝了个七七八八,就跑去了京郊的庄子。

    叶云岫给那庄子取了个名字,叫问月庄。此后出尘子一头扎进问月庄就不出来了,叶云岫也时常过去。

    谢让心中多少有数,庄子里捣鼓的事情他不太懂,也就不多问。叶云岫网罗了一批能工巧匠在里头,大都是跟冶炼有关的。

    生产力摆在这里,文明更是一个缓慢的进程,她无法也不能强力去改变,不过她总可以适当地给一个推力。

    三个月后,谢凤宁奉诏回到了京城。朝廷那边,谢让在朝堂上提出了开海禁。

    海禁几百年的事情了,许多人总是本能地担忧,谁知道放开海禁会带来什么。朝堂上反对者众多,当然也有有识之士赞同的,但不管反对还是赞同,女皇决心已下。

    海禁一开,叶云岫紧跟着就让谢凤宁把商号的生意重点放在了海外贸易上。这个时候海外贸易极少,航海技术也不够发达,不过没关系,慢慢来,海禁一开,自然就会有人踏出可贵的一步。

    作为一个末世少女,叶云岫的历史知识实在不太够,她也只隐约记得,要想吃上红薯玉米,大约还要等个几百年吧。不过她不想等那么久,她想尝尝。

    远洋巨轮会有的,面包会有的,红薯玉米也会有的。

    朝堂稳定之后,谢让那边开始尝试改革新政,推行“摊丁入亩”,并首先在他们自己根基所在的河南道开始推行,改丁税为田亩税,减轻贫民负担,缩小贫富差距。

    靖武二年的科举更是一个信号,女皇和摄政王有志一同,开始重用寒门,压制世家。

    叶云岫的法子也简单,谢让负责重用寒门,她负责压制世家,先推出了一个“回避制度”,规定血缘同族、姻亲关系在官员选拔任用中必须回避,比如不得在同一部门上下级为官,四品以上不得同道、同一部门为官。

    血缘同族就罢了,涉及的面还小一些,姻亲关系一出,就直接捅到了世家的痛脚。这些世家大族能勾结一起,铁板一块,靠的就是互相联姻,五姓七望甚至有个默契不成文的规矩,耻与外人通婚,他们就只在内部通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