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直接将桌子上的茶具全都摔在了地上,举起椅子狂砸向桌子。 片刻后,陈德文扔掉手中已经砸烂的椅子,红着眼睛气喘吁吁的坐了下来。 “敬酒不吃吃罚酒!” “杨家?哼!你杨家现在也是落了难的凤凰不如鸡,还嚣张什么!” “既然你给脸不要脸,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襄州的粮食应该快要来了,我看你的粮食还能撑几天!” “我倒是要看看你到时候怎么来求我!” …… 码头上。 众多船只开始一艘一艘的停靠到岸边。 郑文举带着几个掌柜走下穿,看向码头和远处的粮仓。 “这修的还真不错,和襄州的码头规模差不多了。” 一旁的张掌柜插话道:“我看这笔襄州的规模可大,你看看这都多少个粮仓呢,这个规模大小的粮仓,把咱们带来的粮食都放进去也装不满。” 钱掌柜则叹了口气:“唉,真是可惜,我还有一批两万石的粮食在江南呢,若是能弄过来,也能大赚一笔!” 张掌柜笑着道:“行了,你这老小子就是贪得无厌,还江南的粮食,你怎么不把京城的粮食都运过来呢?” “咱们这里面除了郑会长以外,就属你的粮食最多了,这次你算是发大财了!” 听到张掌柜这么说,钱掌柜也控制不住咧嘴笑了出来。 “哪里哪里,这不是大家一起发财嘛,再说了你带来的粮食也没比我少到哪去。” 这时几人看见不远处几个人快步朝着这边走了,纷纷闭上了嘴。 于国昌装模作样的扫了一眼码头上的船只:“诸位是商人?这么大的规模,是卖什么的?” 郑文举上前一步问道:“于大人?我们在襄州见过面的,只不过那次时间紧迫,来不及多介绍。” 于国昌上下打量了他一下,恍然道:“哦!粮商是吧,眼熟,确实眼熟! “你们来这是?” 郑文举行了一礼道:“我记得当时在襄州,杨大人走的时候特意嘱咐了一句,说让我们多准备一些粮食,让我们拉到渝州来救灾。” “杨大人的嘱咐我们哪里敢忘,他一走我们就开始调集粮食,一路上日夜兼程,生怕误了杨大人的事。” 于国昌点点头,心中暗道。 “没误没误,你们这些冤大头来的正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