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瞧见大明的舰队那一刻,心里头就种下个念头,将来非得去大明瞧瞧不可。” “十七岁那年,我独自一人,偷偷摸上了去大明的东瀛使船。” “刚到大明那会儿,我人在应天府。” “那时候,不懂你们的话,也没啥手艺,整天就只能在街上讨口饭吃。” “后来听说山东那边闹倭寇,还抓了不少东瀛人。” “正好我那时差不多能说上大明话了,心想,去山东的防倭军队里,说不定能找个活干。” “就这么着,我来了。” 朱寿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笑道:“哈哈!好!好!” 三郎一听,嘿嘿一笑,又接着说:“对了,听说朱大人要咱们当先锋,要去东瀛?” 朱寿点点头,说:“三郎啊,有件事你得清楚,咱们不是去侵犯东瀛的。” “大明向来不欺人。” “咱们去东瀛,一是为了华夏一统,二是为了让东瀛的百姓也过上大明百姓的好日子!” “懂了吗?” 中岛三郎连声应道:“我懂了!” “放心吧!朱大人!” “我中岛三郎虽然是东瀛人,但我希望我的家乡能变得和大明一样好!不再有穷人!不再有海盗!” 朱寿听了,很是满意,拍拍中岛三郎的肩:“不错,你能这么想就很好。” “你通晓汉语和日语,我们会用得上你的。” “表现好了,在军中必有重用!” 中岛三郎连忙拱手,单膝跪地说:“谢朱大人!” 朱寿笑笑,随即指挥大军,一路向釜山进发。 路上颇为颠簸。 虽说这高丽国比大明小许多, 但高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驿站道路,实在糟糕。 估计高丽朝廷从未拨款修缮过,才使得道路如此坑洼不平。 这些路,仿佛都是人一步步踩出来的。 路边坑坑洼洼,朱寿走得颇不痛快。 夜晚,大军到达仁川,便在此安营扎寨。 仁川前方不远处,便是东都汉阳。 以前,高丽的王城就设在这里。 几个月前,倭寇大举侵袭,高丽王迁都西京,汉阳被倭寇付之一炬,成了一片废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