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寿闻言,嘴角扯出一抹苦笑,心里暗自嘀咕。胡三这家伙,跟着自己久了,心肠倒是软了不少。想当年初遇时,他可是一副铁石心肠的冷酷杀手模样,哪像现在,见不得人间疾苦。朱寿轻轻摇头,眼帘微垂,说道:“去吧,巡逻的事我安排张武负责。” “是,多谢朱大人。”胡三恭敬地拱手行礼,随即转身离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胡三几乎踏遍了明军控制下的每一寸土地,但搜集到的粮食仅够京都府百姓维持半月之需。如今,他只能期盼明军主力能早日抵达,解此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朱寿正凝视着桌上的简易沙盘。沙盘上,日本各城标注清晰,明军占领区被涂成生机勃勃的绿色,而仍由日方控制的区域则以醒目的红色标记。朱寿将日本划分为红、绿、黄三区:琵琶湖周边及京都府东南平原为黄区,京都府、舞鹤及各大小城市为绿区,敌占区,便是人们口中的红区。 绿区,顾名思义,是公认的避风港。 红区之所以得名,是因为那里时刻笼罩在明朝军队反攻的阴影之下。 而城郊的黄区,则是因为鲜有明军涉足巡逻。 如今明军兵力捉襟见肘,广袤领土仅能勉强自守,哪还有余力顾及偏远村落。 村落里,饥荒横行,盗贼四起,成了无人问津的法外之地。 明军自顾不暇,哪里还管得了蟊贼之事。 山贼趁机作乱,小股敌军也时常出没,强征壮丁。 民间疾苦,已至极点。 一粒米,足以引发一场争斗。 胡三目睹此景,心如刀割。 …… 与此同时,李诗诗步入了朱寿的居所。 朱寿在城内推行的严厉政策,使得百姓连出门都战战兢兢。 李诗诗见状,内心同样五味杂陈。 街上那些,不过是手无寸铁的妇孺罢了! 进屋后,李诗诗轻声唤道:“朱大人。” “我们不能坐视百姓饿殍遍野。” “巡逻队日日可见饿死街头的惨象。” 朱寿长叹一声,缓缓站起,目光复杂地望向李诗诗:“依你看,我们该当如何?” “把军粮分给百姓?” “若军中无粮,士气何存?士气一旦崩溃,军队将不堪一击,这正是敌人所乐见的!” “你忍心让我们与两万将士的努力毁于一旦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