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此,宋序言真不知道陈国华刚才描述的画面,实现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什么问题。 宋序言想不出来,但陈国华却是非常清楚,等嫦娥小镇建设完成之后,如何吸引更多人来这里工作生活,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旅游城市只是陈国华对嫦娥小镇的定位,但能否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说,只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偏远了。 处在阿尔金山山脚下,完全就是远离东部沿海城市。 在火车还没开通的情况下,飞机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了。 毕竟距离嫦娥小镇最近的城市都超过了一千公里,想想还是挺可怕的。 这绝对是最孤立无援的小镇了吧? 回到京城之后没多久,陈国华又去了一趟地安门大街那边,领了一个奖章。 嗯,是关于量子芯片项目的奖励。 量子芯片已经能够顺顺利利地实现量产了,并且目前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八,勉勉强强算是及格了。 这毕竟是量子芯片,不可能要求太高。 部队那边已经率先使用上了量子芯片,并且反馈非常不错。 上面为了嘉奖鼓励一番,除了给陈国华颁发奖章之外,更多是对他工作的肯定。 当然,这也少不了让振华研究所掏钱,奖励给项目全体人员。 自从上次南天门空间站项目结束之后,上面接受陈国华的建议,拿出五亿人民币奖励项目全体人员。 而这些钱,果然没有全部存在银行里,大部分都被拿出来流通了。 钱这东西,只有拿出来进行流通,才是活钱,才能够体现它的价值,否则的话,那就是死钱,对国家社会没有多大作用。 也因此,这一次,量子芯片项目结束之后,都不需要陈国华开口,上面就已经提醒陈国华可以参考上次南天门空间站项目的奖励分配方案了。 对此,陈国华当然不会吝啬奖励了。 现如今的振华研究所,整个机构已经十分庞大臃肿了。 光是量子芯片项目就有上万人了,算得上是振华研究所内,除了航天那几个项目之外,人数最多的科研项目组了。 上万人之多,就算陈国华拿出一亿元来奖励大家,那么没人也能够分配到几千到一万人民币左右。 这奖励额度绝对不算少,当然也不会很多。 几千块钱在一九八三年来说,能够买到电视机、电脑等大件物品,但是不多。 至于说购买小汽车之类的,那绝对不可能了。 于是,陈国华直接批了五亿人民币,算是刺激一下大家的敏感神经了。 “未来,我们振华研究所的所有人都能够开上小轿车!” 仅仅只是这一句,便足以让所有人都沸腾了。 时间进入五月底,陈国华又出现在实验室,跟进目前的量子项目。 量子项目是未来半年,甚至是一年时间内,陈国华需要亲自跟进的重点项目,因为它关系到了很多关键项目。 在单光子探测器实验室内,从部队过来协助研发的赵文启、陈进义、杨世秀他们三位研究员,手忙脚乱的样子,令陈国华有些无奈。 但却不能说什么,毕竟振华研究所内的研究员也都有些紧张,何况是赵文启他们呢? “单光子探测器可对单光子响应,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完成对量子态的探测,我们振华研究所正在研发的单光子探测器就是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和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这两种” 陈国华的声音没有什么魔力,就是很普通的声音。 不过赵文启、陈进义、杨世秀他们却是听得很认真,也慢慢平复了心情。 “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是在盖革模式下的硅基雪崩探测器,主要用于可见光的探测,此探测元件因探测效率低、暗计数率高、恢复时间长而逐渐成为一些光量子试验的掣肘因素。” “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因其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波段的光子较为敏感而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平台的探测” “而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工作原理则是将光子的能量转化为电压脉冲信号进行测量,从而达到探测光子信号的目的。” 陈述完关于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技术细节,等他们消化之后,下午,陈国华这才重新讲述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技术。 作为新兴单光子探测器,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具有死时间短、暗计数低等优点。 只不过,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也存在不足。 “这些不足就是目前我们振华研究所需要克服的点,大家都认真听一听,这些对于我们接下来研究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非常有用” 讲到这些技术关键点,赵文启他们更加认真了。 负责单光子探测器的钱元兴,此时也同样十分认真,并没有因为他已经非常熟悉了,就没有听陈国华的讲解。 “首先一点,单光子探测器的使用必须搭载低温冷却装置,给器件平台的集成化带来了挑战。” “其次,那就是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对可见光以及红外波段外的光子响应能力较差,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光子响应波段,这是我们接下来的技术重点,相关技术细节大家可以翻看我给你们的资料里的第三十七到六十二页.” 临近下午下班的时间点,陈国华这才终于离开了单光子探测器实验室。 讲真的,对于量子项目的研发进展,速度如此之慢,其实也在陈国华的计划范围内,但是十一年的时间,终究还是太漫长了一点。 量子芯片还只是起步阶段,还有量子存储器等其他元器件,尽管这些元器件也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跟量子芯片几乎是前后不到三年时间内就启动了。 但终究还是慢了一些。 万幸这段时间,陈国华不是很忙碌,否则的话,都没有办法加快推进量子项目的研发进度了。 “老陈,给你看个新闻。” 陈国华刚从单光子探测器实验室出来,准备前往量子存储器实验室,结果宋序言就拦住了他的去路。 从葛守志那边接过了一份报纸,陈国华很快就看到了上面的内容。 北美航天工业局已经在五月二十五号发射了先驱者10号探测器,这是一颗飞掠土星的航天器。 早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北美班长罗纳德威尔逊就在国会发表演讲,并且提出了星球大战的计划。 嚣张至极的言论,实在是过于猖狂! 当时的莫斯科就十分不满了,尽管弗拉基米罗维奇刚上任没多久,但他对权力的掌控还是很强的。 只可惜,他的实力再强,但架不住身体根本不行。 被星球大战这么一气,直接就躺医院里面了,连随行的医生都根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治好他,只能去医院。 前些年的莫斯科,空间站的开发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基于东方这边的鲲鹏号航天飞船,也想要一个设计‘可重复使用太空船’的科研项目,有两百八十多家科研机构的专家投身于这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当中。 很明显,莫斯科还是根据早已熟悉的礼炮号法克的空间站作为主体,并且还是由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进行开发。 这个时候,北美那边不仅提出了星球大战,也积极开发对火星、土星等其他星球的探测,频繁地发射能够执行相关任务的航天器到太空中。 也因此,弗拉基米罗维奇扛不住压力,一时间想不开,血压飙升,导致全身的老毛病犯了,太正常了。 上了年纪的老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然后加重病情。 所以说,想要长寿,其实还是需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也就是常说的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对于北美班长罗纳德威尔逊提出来的星球大战计划,陈国华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这个星球大战的计划,其实就是一个幌子罢了。 早些年就已经说过的太空武器,到现在如何了? 还不是吹牛不用上税,所以可劲儿地吹,哪有那么简单啊。 何况,就算是有了粒子束、激光炮等太空武器,其实也架不住洲际导弹啊。 很多洲际导弹其实都可以发射到太空中,只要速度足够快,那么干掉所谓的空间站,完全不是问题。 比如南天门空间站,其实它就位于距离地面四百多公里的近地轨道当中,而且它还是一个超过五百吨重的大型空间站平台。 而南天门空间站在近地轨道的飞行速度是七点八千米每秒,假如洲际导弹能够超过这个速度的话,那么绝对能够把这个空间站给干掉。 当然,一般来说,洲际导弹的最大速度就是六点五六千米每秒,也就是超过十九马赫左右。 可就算是莫斯科或者华盛顿能够研制出这么牛逼的洲际导弹出来,那么南天门空间站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 要知道,早在十多年前,陈国华就已经启动了防空系统的建设工作。 防空系统可是包含了同步卫星、相控阵雷达等等相关通信系统,肯定能够在洲际导弹发射之前就发现它们了。 更何况,现如今的振华研究所,已经大力开发量子纠缠传输技术了,未来的通信系统,只会越来越发达。 那些洲际导弹想要打过来,就更加困难了。 更不用说钱学森所领导的五院,他们又不是死人,或者停止了对导弹、火箭的研发工作。 说不定还是东方这边更早研发出超过二十,甚至是三十马赫速度的洲际导弹呢。 “哦,老宋,就这个新闻好像也没什么好看的吧?你想说什么?” 陈国华无所谓的态度,让宋序言翻了一个白眼: “老陈,虽然我不知道技术,但人家都出招了,咱们就算不还手,要不要装装样子?” PS:推书【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搜索作者名字:喵力求食!(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