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 燕子胡同里,曹氏起了个大早。 胡嬷嬷更早,里里外外已经收整过一遍了,这才与曹氏禀道:“夫人放心,都安排好了。” 曹氏冲她点点头。 按说,温宴就是从这里嫁出去的。 当时仪程再四不像,也较寻常勋贵联姻高,比着皇子们的婚仪来。 上一回,这小小宅子都把喜事办圆满了,这回婧姐儿议婚,更该胸有成竹。 可事实上,竹子在心中,风一吹,叶子沙沙作响,曹氏还挺紧张。 果然,这种大事,没有什么“一回生两回熟”的,再是熟手,也提着心,担心出一点点纰漏,对孩子不吉利。 温子甫今日休沐。 从净室出来,见曹氏紧张,温子甫道:“换庚帖而已,又不是今日就上轿。” 曹氏道:“庚帖也要紧。” 温子甫摸了摸鼻尖,不说话了。 庚帖自是要紧。 可两家既是早早定下姻缘,大师们合八字,还不是什么吉祥说什么? 再说了,八字再是上上,日子还是小夫妻自己过出来的。 他看好江绪,也知道婧姐儿性情,将来定然家和。 到了时辰,江绪登门来,与之同行的是保媒的李三揭。 这保媒的邀请,李三揭原是想推了的。 当初,温鸢与阮孟骋的婚事就是他保的媒,最后以和离收场不算,还牵扯人命官司,李大人万分过意不去。 温子甫请了三请,李三揭才应下。 主要缘由是江绪的人际关系。 若在蜀中,自可以请上峰汪献作保,汪大人与温子甫亦是多年同僚,很是合适,但这里是京城,汪大人离得太远了。 京中当然也不缺愿意保这媒的大人,只是,亲疏上都不及李三揭合适。 定安侯府对这门亲事,考量很多。 出了一位太子妃,定安侯府腰杆子笔直,却也得越发谦逊。 为此,桂老夫人甚至没有在京中大摆酒宴的意思,让两人在蜀地完婚。 要不然,光是发几张帖子,收多少礼,都是麻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