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见黄灿灿地麦粒,大片大大片的麦田,大家眼睛都亮了,正是丰收的日子,其他田里的乡民都早早地在田里奋斗了。 “胡啬夫,来收麦子啦!”胡家麦田旁边的麦田里,走出一个精瘦老头,热情地打着招呼。 “是啊!细君养病在家,必须得趁着好时辰,把麦子都收完,下雨可就不好了!”胡老笑的脸上的皱纹都锁在一起,说道。 “哟!这不是白大夫和赵壮士吗?可是来田里巡视的?”这个老头看见胡老后面的众人,惊讶地说道。 “哪里哪里!我们是来帮助胡老收麦子的,顺便看看东乡的收成如何?”白道义摸着胡须说道,自是有一股领导的风范。 白道义是十里八乡出名的神医,对贫苦人家看病不要钱,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对当地的乡民也很好,丝毫没有端什么神医的架子,所以当地的乡民都很尊敬他。 “噢!胡啬夫,你可是有福气了,家里有这么一位神医作客,还有这么一位勇猛的壮士,你啊!不知道积了几辈子的福气!”精瘦老羡慕嫉妒恨得看着胡老说道。 “哈哈,那我上辈子可能是大善人了吧,哈哈哈,,”胡老宽慰地大笑说道。 精瘦老头继续去忙自己的去了,胡老将众人带到田里,各人分发一把镰刀开始行动起来。期间胡老几次三番劝说赵子京和白道义回家歇息,可是两人在这件事情上犟得很,硬是要留下来帮忙。胡老没法,就手把手地教授他们收麦子的技巧,胡洙也给两人端来清茶解渴去热。等教完,每个人便分散开,从自己的那一条往前收麦子。 赵子京旁边是胡洙。初次上手颇不熟练,赵子京忙得手忙脚乱,更是差点一不小心割到手指头,等他满头大汗地抬起头来,胡洙已经领先自己好远了,并且这距离还在渐渐地拉大。赵子京又看向别处,白道义和自己差不多,胡老也收割地极快。最不可思议的是,芈欣收麦子的速度竟是最快的,已经快到头了。 “公子,看我在这里,快赶上来啊!”远处的芈欣得意地挥舞着镰刀对这边大喊道。 “这个臭小子!”赵子京无奈的暗骂一声,无奈地低头继续收割,心里对这农事也有了不浅的体会。 当真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芈欣之前作为奴隶,为黄平所驱使,家中大小琐事,种田牧羊,芈欣样样都拿得出手。在秦朝的老百姓心中,这样吃苦耐劳的年轻小伙子,是大家争相追捧的对象,相对而说,在乡里找媳妇儿也很好找。毕竟,农村里的年轻姑娘也不要求你多么博学多才,只要你勤奋能干,会过日子就行了,这与当代许多扭曲的婚恋观背道而驰。 赵子京不甘心拉下这么大的差距,看到芈欣已经得意洋洋地在田埂上休憩,又看看自己还有三分之二的任务量,想了想,就上前去找胡洙请教。这个淳朴温柔的乡下姑娘很得赵子京的好感,从胡洙对自己的亲生母亲的态度上,以及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相处,赵子京觉得胡洙具有这个时代中国女性身上的许多闪光点,温柔善良,淳朴勤劳,外软内刚,,,跟胡洙相处的日子,赵子京都觉得如沐春风。 胡洙听到赵子京的请求,掏出布绢擦拭脸上的细汗,伸一伸疲惫的身体,这一伸懒腰就将她窈窕有致的身材凸显出来,日夜的劳作让这个姑娘身上露出劳作的痕迹,略显黝黑的皮肤和手上的老茧,无一不展示这是一个刚强刻苦的女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