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面说着,一面当先走下船来。 兴云见状,朝华英杰和李自牧一抱拳,也跟了上去。 杨伯才再次行礼,然后疑惑道:“李大人不下船吗?” 他在安西城有药材铺,经营数年,对安西城内的情形颇为熟知,是以在人群中见到那艘属于安西州衙署的官舫时,就猜到十有八九是知州李自牧到了。这才急急忙忙着急本镇治安队,前来维持秩序。 邢阳生双手负后,缓缓登岸,说道:“莫管他,你既是本乡里正,就陪我走走吧。” 杨伯才心里咯噔了一下,他可是个八面玲珑之辈,一下子就听出了话里的那份意味,忙躬身跟上,落后半个身位,笑吟吟说道: “贵客登临,小人合该一尽地主之谊。” 说话间,二人穿过治安队排开的小路,踩着泥泞的雪路,步入安化镇主街。 “听说你这安化镇上,有一家茶楼,里面有个嗓音出尘的歌女?” “大人真是消息灵通!本镇确有一间清远茶楼,新近招徕一位清丽脱俗的歌女,人美歌甜,还不怕生,已经是声名鹊起了。就连圣山县里的达官贵人,都不远数百里,要来睹一睹芳容,闻一闻歌喉哩。” “你且带路。” “好嘞。” 杨伯才一口应下,很聪明地没有去询问对方的姓名和官职,只是趁着走路的当儿,说些安化镇的风土民情。 邢阳生也乐得轻松自在,并未点破自己的身份,只是在心下记住了这个笑容可掬的一镇之长。 待得一行三人来到茶楼前,掌柜的马三其仿佛早得了消息一般,已经等候在门前。 “杨员外,许久不见。三位贵客是堂饮,还是二楼雅坐?”马三其抱拳道。 “天字甲号房。”杨伯才熟门熟路地说道。 这是清远茶楼最好的一间雅间,杨伯才经常在此宴请贵客,是不折不扣的老顾客了。 “好嘞。三位楼上请。”马三其闻言知意,准备亲自引三人登楼。 不想,邢阳生一抬麈尾,突然说道: “好了,杨先生,实在抱歉得紧,我已与人相约于此,多谢引路,日后有暇,少不得还要多多麻烦你。” 杨伯才一愣,旋即满脸堆笑道:“好说好说。既然大人有约,自然是先忙正事。小人改日再陪大人逛逛。顺便说声,小人家的药铺就在街对面,很好认的。” 二人客气一番,杨伯才便转生离去。他走回街上,回望一眼,看着那二人跟随马三其上了楼,由衷暗叹道: “这位春风满面的封疆大吏,可不是个好相与的啊。既然失了先手,这马屁只能退而求其次,改日再拍了。” 想罢,径自回自家药铺去了。 —————————— 却说终于像送瘟神一样,送走邢阳生二人后,李自牧立即吩咐船工拔锚起航。 船身庞大的画舫当即缓缓掉头,顺着汤汤踇隅河水,顺流而下。 李自牧并未立即回舱,而是站在船舷上,望着踇隅河对岸的大兴土木,终于恢复了一州地方官的本色。 “河对岸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河南是那牛妖群的领地,咱们应该与其秋毫无犯的吗?” 王窕低眉顺眼道:“回舅舅,我前阵子过来时,听镇子上的人说,那些都是新近搬来的外地人氏,因为来得晚,河北岸的地皮已经分派完了,他们便擅自跨河而居了。” “圣山县县衙和安化镇的乡约,里正、耆长等负责人员是干什么吃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