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既然如此,那你们请便吧。不过要管好你们的马屁,莫踏坏了庄稼!” “好嘞,替我向贾村长好。”游离一挥手,便带着翟弼清往回走。 “不进去了吗?”翟弼清问道。 “你看人家那架势,像是欢迎咱们的吗?也怪不得他们,大晚上的,咱们这么一大队人马,任谁见了都会警觉的。”游离回道。 二人回到营地。就这一会儿工夫,这一队马军已经支起了六七顶毡篷,外形类似一种简易帐篷,将邢阳生所在的那顶宽大一些的毡篷围在了中央。 此时,除了一小队军士负责喂马和警戒巡视外,众人分别围着六堆篝火,一边用雪烧水,一边吃着干粮。 趁着这个空档,方怀远则在一定最厚实的毡篷内救治六名伤得比较严重的士兵。 游离刚坐下,宋都头上前低声道:“游仙师,村子那边怎么回的?方才一场大战,拖延了我们的行军速度,以至没能按时赶到驿站。现在,几十匹战马又饿又累,若是不想办法弄点草料来,大部分都熬不过今晚的。” “倒是小道思虑不周了。”游离愣了一下,说道,“村子那边戒备心颇高,我们就没进去。若是如此,那我再走一趟便是。” “末将和仙师一起去。” 宋都头话音未落,突然抬头。游离也早一步看向了村子方向。 不多见,便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打扰诸位军爷了,小老儿是贾家村的村长贾亭,未能远迎,还请恕罪。小老儿刚刚听说有一位认识我的年轻人,不知可是去年在鄙村治病救人的病无和道心小道长?” 游离笑着招手道:“原来是贾村长,我是道心,病无正在圣山县道会司当值咧。” 贾亭闻言,当即喜眉笑眼地走近篝火,与众人打过招呼,说道:“晚上天寒,军爷们要不去村里吧?乡下屋舍寒酸了些,但好歹能遮风挡雨,也有口热饭吃,总好过露天扎营。” 宋都头道:“进村就不必了,我安化军一向与百姓秋毫无犯。不过我们的马匹急缺草料,还希望村长方便的话能提供一些,我们付钱。” 贾亭连连摆手,“草料我们倒有一些储备,至于钱财什么的,那可使不得。去年道心道长的救命之恩,咱们村可都铭记于心咧……” 游离笑道:“一码归一码。你且先去准备,待会我和宋都头一起带一队士兵过去。” 贾亭一口应下,率先回村。等吃饱喝足了,宋都头当即点出八人,各自牵马,跟着游离进了村。 见有村民躲在自家门后张望,却都不敢出门打招呼,游离突然生出了一种带路-党领鬼子进村的荒诞感。 哪怕是有自己居中作保,平头小老百姓还是对这些军伍中人十分害怕啊。想来这贾村长若不是看在自己面上,恐怕不会这么爽快地就放外人进村的吧? 贾亭带着九人去村后的谷场取草料去了,游离则坐在村长家的院子中,双手笼袖,怔怔出神。 这时,有个身穿貂裘的小男孩,正躲在篱笆院墙外面,探头探脑。 游离招招手,那小男孩便推开茅草扎的院门,怯生生地走了进来。 “病都好了?”游离笑眯眯地问道。 “都好了,谢谢哥哥。”那小男孩,正是去年在鼠疫中失去了父母的小患者。 “你叫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