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间烟火聚散时-《野谈》
第(2/3)页
“三念道长有礼,老朽乃是月斓城中安宁坊的坊正,鄙姓李,上一下石,昨夜坊中一户人家着了大火,死了夫妻两口,只留下这个可怜孩子,坊中不知如何安置,想到您久居观中,又是德高望重,便厚颜来求,不知您看这孩子,能否留在观中?”
三念还礼,垂眸听完坊正开门见山的话,没有立刻作答,先是把两人请进了小院里坐下。
“李居士,不知你说的昨夜火灾是何状况?可方便细讲?”三念道长为两人添了热茶,给孩子拿了一碟云片糕,气定神闲地问道。
“许是昨夜那家主人贪杯推到了烛火也未可知?临死也护着这个孩子分毫无伤,也是天下父母心可怜的很。”坊正叹着气唏嘘。
“哦?未曾交与官府问查吗?”三念道长似是随意地问了一句。
坊正答:“都烧干净了,还有什么可查的,只是不曾殃及邻居便已经难得。”
“原来如此,不满您说,我一个出家人独居也罢,但是带着一个女娃娃恐怕也多有不便。您若忧心这孩子的安身之地,或许我能帮您问问哪家无有子女的,为人也善的,收容了便是,想来不会薄待与她,怎么也比跟我这个出家人吃苦受罪的强。”三念说道。
他素来和善,观中香火也不断,因此自能从善信中寻得一二妥帖的人来安置这孤女,只是可能要等待一段时间。
这是一个很好的安排,可是坊正却犹疑。
“李居士有话直言便是,不必拘谨。”三念善解人意地说道。
“我这话却是不大好出口,道长您看这孩子如何?”这让他怎么说这孩子是个冷血倒霉的,怕祸害了寻常人,便要留着祸害人家好心好意帮忙的道长呢?
三念果然瞧了瞧苒儿。
其实自从见到这孩子第一眼,他就一直在留心。
他脱口回答:“灵台清净,三目无晦,稚拙而真,是个好孩子。”
坊正喉头的话就此卡住。
“那,那您看,这孩子可能留在观中?”坊正怎么也没想到三念道长会这样评价。
“这还是要看孩子的意愿。”三念缓缓说道,言下之意,隐晦地表达了他的意思,很愿意收一个根骨奇佳天赋非凡的弟子。
当然,坊正可想不到这一茬,只要将这孩子撇下,他便心满意足了,更无所谓道长是叫这孩子做个扫撒门童,还是奴仆婢女。
两人都去看孩子。
坊正脸上隐隐含着威慑,只怕这孩子说错了话。
三念看在眼中,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很是温和。
“孩子,你是愿意留在我这荒芜人烟的山上,还是回到城里,再给你找个爹娘有家呢?”
就一般而言,城里长大的孩子突遭劫难肯定惊惶之下更愿意待在熟悉的环境,退一步将,深山老林,说不定野兽横行,衣食玩乐只怕更是没有,如何会有孩子愿意留下呢?
吸溜一声,小丫头抱着茶杯喝了一口,唇齿间都是山泉温暖清澈的甜味,她微微眯起眼睛,温暖的感觉穿过肚肠,驱散了些许寒冷。
“我愿意留在山上。”她脑中浮现一群人将自己围起来,每个人都在说话的样子,的那些人对她满怀着厌恶,更重要的是,叽叽喳喳很是吵闹。
“哈哈,三念道长,您看这......”坊正长出一口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