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四章 大买卖-《大明钉子户》
            
            
            
                
    第(2/3)页
    吴三桂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但是王越总是小吴小吴的叫着,他也只好认了。
    王越笑着道:“那正好,也省的本伯解释了。这个公路和铁路,简称京沈线,是京师途径山海关、锦州直到沈阳的线路,公路和铁路建成后,关内关外的联系将大大加强,人员流动的速度将会加快,其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要建设京沈线,就涉及到大量的征地工作,这方面本伯希望能够得到诸位将军的配合。宁锦地区有许多都是军田,线路占地补偿费用方面,本伯一定不会吝啬。”
    祖大寿豪迈地道:“伯爷说的哪里话来,修桥铺路乃是大善事,末将等人自然支持。”
    吴三桂、祖大弼等人也都连连称是,王越在钱财方面向来大方,已经名声在外了。
    王越点点头,征地方面其实并不困难,只要钱到位,这些军头们连裤衩都敢卖。
    “征地是其一。”王越又道:“真正的大买卖是筑路,京沈线全长一千四百里地,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和建筑材料。我起点城有专人经过计算,一里公路的造价大约是一万两白银,一里铁路的造价大约是一万二千两白银,所以京沈线公路和铁路的总造价为三千零八十万两白银。这还没有算建成后投入的车辆费用和后期的维护费用。”
    这是按照本时空起点城的钢材、水泥和人力价格计算的公路和铁路建设成本。京沈线还要涉及到隧道,这对起点城的建筑水平将是个考验,隧道的建设成本将会翻倍,所以三千万多万两只是个大概数字。
    祖大寿等人听得都呆住了,吴三桂的嘴巴张的老大,好悬没把下巴给脱臼了。三千多万两白银,绝对是天文数字。
    “伯…伯爷。”祖大寿平复了一下震惊的心情问道:“那我等能做些什么?”
    其他诸将也都眼巴巴地看着王越,三千多万两呀,王越手指头缝里漏一点,都够他们吃香的喝辣的了。
    王越看了看他们道:“三千多万两,包括建筑材料费用、征地费用和人工费用。其中人工费用大约是三百多万两,还有一项就是石料,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都要铺路基,就需要大量的石料,这石料的费用大约是五百万两,另外还需要一些沙子,这沙子的费用大约需要二百多万两。这人工费、石料和沙子的费用总价值一千余万两,就是本伯与诸位将军要谈的大买卖,你们说,这买卖够不够大?”
    第(2/3)页